111年度為配合本計畫各個面向之人才培育,結合校際選修並跨了本校4個學院及通識課程:工、生物資源、設計藝術、觀光餐旅學院及通識中心、開設9門課及9門微學分共1952人次,第二年含括初、中、高階,連結文化保存、生態保育、友善農業、農廢再利用、影像紀錄及文化創意產業等各USR計畫面向。如下表所示。
開課學院 開課系所 科目名稱 微學分課程
校際選修 大學入門(初階)  
通識課程 共同教學中心 環境人文與歷史(初階) 文史探索之田野調查-八卦台地(初階)
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永續(初階) 探索里山-八卦台地生態(初階)
  文化資產永續防災實務工作坊(初階)
  永續與燃燒科學探究與實踐(中階)
工學院 環境工程學系 生態學(初階) 永續校園導覽人員及水資源
生態學-生態調查(中階) 社區常民文化(中階)
生物科技暨資源學院 生資系 環境教育教材教法-有機農業概論(中階)  
生態旅遊(高階) 社區常民文化(二)(高階)
設計暨藝術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系 短片製作(二)(高階) 場域實踐-敘事影像紀錄(中階)
觀光餐旅學院 休閒事業管理學系 創意產業與文案行銷-創意文化產業(高階) 社區產業地方創生與實踐
 
  1. 教學模式創新性與跨領域教學落實成效
橫跨5個學院及通識課程開設跨領域之橫向課程,搭配課程連結場域實務實習四門課「生態學」、「環境人文與歷史」、「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永續」、「固體廢棄物處理」,採2+1搭配微學分課程。
1.大學入門(初階)
透過校本課程讓大一所有學生可以了解SDGS及本校USR計畫,透過溝通與互動的學習,進入大學教育的內涵、多元文化的世界觀、在地土地及實踐之力量,讓大學生對社會的關懷與改變社會的力量,瞭解校園及其所處的社區文化,進而招募對此有興趣的新生,因疫情關係本年度採線上教學實行。
 
2. 環境人文與歷史&微學分-文史探索之田野調查-八卦台地(初階)
探討人文與歷史在環境中的變遷,並帶入彰化在地案例。環繞在彰化環境人文與歷史資源,以「認知→了解→欣賞→保護」的過程來達到文化保存之目的。
 
3.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永續&微學分-探索里山-八卦台地生態(初階)
除傳授以生物學、生態學與環境生態學等學門知識外,在學習活動設計面上,藉由同學親身體驗校園自然生態議題探索及小組作業規劃,從「議題參與式學習」之過程體驗,強化學生對生物多樣性之認識與實踐生態永續的態度。
3.生態學&微學分-永續校園導覽人員及水資源(初階)
本課程主要以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在永續發展17個目標裡,本課程標的以象徵安全、永續的校園進行推動對象,課程中導入「永續發展目標(SDGs)」、「彰化地區資源利用之探究」、「彰化地區水資源利用探索、規劃設計實務」三項課程核心目標。
4.生態學(生態調查)&微學分-社區常民文化(中階)
透過生態調查使學生瞭解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能量流與物質流及生態平衡的機制,瞭解人類系統造成自然環境的破壞及污染,並比較其與自然系統的差異,透過微學分實際了解社區民眾與環境的互動,使學生瞭解改善人類系統現況的方向,俾向「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邁進。
5.環境教育教材教法(有機農業概論)(中階)
本課程為環境教育人員核心課程,以介紹與操作環境教育教案時所需的教材與教法為授課的內容,及有機農業與環境之關係,指導望透過系統性的介紹各類可用於環教的教材與教育方法及核心理念,並透過實際體驗及有機農業的方法,撰寫相關有機農業的教案,提升同學對環教教育的操作與實施能力
6.生態旅遊&微學分-社區常民文化(二)(高階)
社區的小旅行多是以生態旅遊為主,了解與應用生態旅遊資源就成為生態旅遊能否發展的重要基礎。透過學生「人物」、「文史」、「地域」、「產業」、「景觀」五個面向收集,進行地方采風、田野現象、社區需求資料分析介紹社區生態旅遊資源的類型、資源應用的方式與效益評估,設計出生態旅遊之路線。
7.短片製作(二)&微學分-場域實踐-敘事影像紀錄
除了探究實驗電影階段性變革之外,同時兼顧當今跨媒介影片賞析,增加學生與當代影像藝術的接軌,指引學生從影片類型辯識其軸心概念與革新精神;進而轉念至個人實驗短片之拍攝,並以實際拍攝競賽短片為主,讓學生主動分工合作到完整製作流程,老師監督並加強製作品質、完善作品精緻度。
8.創意產業與文案行銷(創意文化產業)&微學分-社區產業地方創生與實踐(高階)
本課程目的在培養學生對社區與創意產業的認知,同時思考在社區文化創意產業中,行銷專業技能的研討,再進一步認識在地休閒文化的價值,用以建構對創意產業行銷的技能,由社區為場域進行分析,讓學生透過社區研討來學習與提升對創意產業發展的認知與行銷的規劃技能。
9.探究與實作:永續燃燒(初階)
本課程訓練大學生具備科學生活化、易實踐的科學基礎能力,透過同學們從設計教案主題、探索科學知識、垂手可得的生活物品科學化、敘事與傳達等課程探索,再將課程學習成果應用到偏鄉學童的自然科學教育中,促進科學敘事能力。
 
10.永續與燃燒科學探究與實踐(中階)
透過本課程期許同學能以創新思維,有效地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進而養成思辨能力之素養,並且將分組所發展的「SDGs與防災科學探究、實作教育」積極自主地投入各種學習歷程,孕育自我能力提昇與自我實踐之素養,並藉由社會群體服務的場域與機會讓同學將所學成果實踐,如下圖新聞報導。課程修習過程中,著重於團隊合作以提升同學溝通與表達能力,進而為永續與防災科學實作服務學習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