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大學環境教育中心今年度的主題為「惜食&剩食」,而糧食問題除了減少糧食的浪費外,如何妥善地處裡廚餘問題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現在臺灣多數的處理方法是分類完成後交由清潔隊統一處裡,但廚餘量太大或是分類不完全時就會跟著一般垃圾進入焚化廠進行焚燒,但是由於廚餘多數含水量較高,因此進入焚化爐後會降低爐內溫度,進而造成焚燒不完全的問題,從而導致「戴奧辛」等污染物的產生,進入大氣後經光源照射達到氣膠化的條件造成二次污染,後果相當嚴重。

     因此大葉大學環境教育中心經團隊研究後決定採用「生物處理法 」的方式進行處裡,最後向黑水虻專家-林信仁 牧師與國立宜蘭大學-陳永松 老師請教蚯蚓領域後,決定選擇這兩種生物處裡的方法向外進行推廣。

     而本次活動大葉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前往南投縣平林社區進行推廣,平林社區本身除了有提供老人供餐外,附近也有果園有落果腐爛的問題。因此本團隊向平林社區建議採用黑水虻來進行廚餘處裡,黑水虻本身是本土的昆蟲屬於雜食性的虻類生物,在幼年期會啃食大量的食物來提供自身能量生長,在自然界中屬於分解者的角色,應用於社區的優勢為社區的廚餘量本身並不多,因此可即時處理完畢,且即便幼蟲羽化成成蟲也可被自然界的鳥類捕食,屬於相當適合飼養在空曠通風處,也適合一般社區居民使用。